黄沛涵
我近期的作品灵感源于初为人母所经历安胎时的禁闭、养育幼儿,以及当时世界因新冠肺炎而隔离的身体经验。这过程反映了当代人在过去三年或多或少所共同经历有关身份、记忆、时间、空间、自由以及身体的限制等共感经验。这经验不仅仅是情感的共鸣,同时也是艺术创作在探索人类如何自处于当前的思考核心,透过了如存在、意义、自我、社会和伦理等范畴所建立的情感形式和符号,使作品的观看进⼀步令艺术家与观众彼此感到被理解与陪伴。
创作期间,透过日常生活和家居环境中的物件和动态,这狭隘的心理、物理空间成为了我探索世界的感知来源,在⼀道道相隔的房门间寻找⼀条超越现实限制的门径。每件作品中的起伏轮廓都隐喻著住家室内空间中正在发⽣的事情,对事件顺序和持续性的感知和经验,透露著⼀个封闭生活场景的叙事。然而,由此进入,内容望向的却是远方那些户外的,旅⾏的美好的记忆引领我进入另⼀个限界。室内与室外同时并存,我既在当下,亦在远方。通过感觉和记忆所建构起的时间观念,令我的绘画内容得以感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存在状态。我收集了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影像和记忆碎片,包括巴塔哥尼亚(Patagonia)和日本登山的景观、普罗旺斯的游泳池和花园、泰国的度假村、模里西斯(Mauritius)的沙滩以及布列塔尼的海岸和山丘等等, 都是我过去旅行曾经到过的地方。即为记忆散落之地。这些遥远的户外地方与我目前身体 和时间的 限制形成了鲜明对比。它们也反映了我们当下数位时代的观看方式:透过随手可得的影像,我们能够 轻易地穿越时间,同时到达不同的地方。我同时借用了印度萨玛(Sammy)时间中的宇宙观和时间循 环性:包括了生死轮回,以及宇宙的创造、保存和毁灭的过程,是⼀个无止境的循环运动;它同 时连 结著自然及宇宙,人类的行为和生活于萨玛中应是节奏相调和,以实现和谐的平衡运动;它更是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存在形式,对于灵性和超越物质界限的追求至关重要。在作品里,我得以同时存在多处;在画布上,我得以超越既有空间。通过交错的场景和绘画笔触,开启了深刻的解放感。尽管身体根植于一个空间,我们的思维却展开了⼀段无限的旅程,超越了物理的限制。人的精神力是可以超越⼀切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