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目的螺旋

202445 – 5月4 

开幕式:4月5 周五 18点

艺术家:  刘普奇

策展团队 : One time(李亚轩 & 刘彦秀 & 王颖)

主办方Les voies de l’art艺术协会和espace temps艺术空间荣幸宣布:由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杨天娜博士,espace temps总监Joseph CUI,在近百份投稿中选择了策展方案:TELEOPLEXY(目的螺旋),艺术家刘普奇,策展团队One time。这也是刘普奇在巴黎的首次个展,展览于2024年4月5日18点(法国时间)开幕,展出至5月4日。此项目获得2000欧元用于项目制作和其所关注议题的持续研究。

“Teleoplexy, or (self-reinforcing) cybernetic intensification, describes the wave-length of machines, escaping in the direction of extreme ultra-violet, among the cosmic rays”

My attention was fixed upon every object the most insupportable to the delicacy of the human feelings. I saw how the fine form of man was degraded and wasted; I beheld the corruption of death succeed to the blooming cheek of life; I saw how the worm inherited the wonders of the eye and brain. I paused, examining, and analyzing all the minutiae of causation, as exemplified in the change from life to death, and death to life, until from the midst of this darkness a sudden light broke in upon me – a light so brilliant and wondrous……

 

我的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最无法忍受人类感情脆弱的事物上。我看到了人的美好形象是如何堕落和浪费的;我看到死亡的腐化接替了生命绽放的面颊;我看到了蠕虫是如何继承眼睛和大脑的奇迹的。我停下来,检查和分析因果关系的所有细节,例如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的变化,直到从这黑暗中突然出现一道光,一道如此灿烂而奇妙的光……


— Mary Shelley, FRANKENSTEIN, p49

TELEOPLEXY的名字来自于Nick Land <<目的螺旋:关于“加速”的笔记 >>,控制论增强,形容的是机器的波长,在宇宙射线中,沿着终极紫外线逃逸。生命实体在机械组合内在性或与动能一致性的层面上,它不仅是功能的更新,也是触角感知器的簇生和失控。

刘普奇在技术宇宙的轨道上进行加工,将它们转化为不可思议的机械装置。他利用半工业3D打印技术,无论是仿肢的虚构,模拟的身体零件,还是根据变色龙眼睛而改造的“外置器官”,都是从后人类进化的视角下探索工具制造和生产的关系,解构人类、机器以及动物行为之间边界。

刘普奇的工作围绕臆想机器与身体感官之间的关系展开,当蟒蛇<<BOA>> 游过光滑的灰色管道时,它的脊椎骨可以自由扭曲并发生新的变化,使它成为最强大的武器,缠绕住猎物再次进化。变色龙<< Caméléon >>的特殊的视觉构造,可以为人们创造出更广阔视野的情景,同时又因无法接受过度旋转以及大量信息而晕眩。肉体被压缩在控制单位下,暴露的局限性无疑是一种讽刺。虚拟武器<< L’arme virtuelle>> 模拟了半虚拟装置体验中相机镜头所呈现的冰冷幻想,它在审视如何基于不同立场下,以相互平行的反转视角去重新观察这个世界。

刘普奇的早期作品延伸 <<Extension>> ,是将假肢安装在身体上,用自己的肢体控制它们。“提线木偶“如果是如同半封闭组合下规训社会下的描述,那么人的自由意志是否只是一个欲望着的机器?正如在德勒兹与瓜塔里《反俄狄浦斯: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症》中描述的那样“欲望是机器,欲望的客体是与之相连的另一台机器”,身体与机器共建了联动装置,生产的本质里蕴藏着“反生产”的张力矛盾。就像第六根手指<< Le 6ème doigt >>这件作品,它的创作概念自于一家名为E-nable的组织自主打印假肢服务,用户可以自行下载3D文档,触觉在新的适应阶段中被迫变得笨拙而不是改进。

某种程度而言,放弃工程学的量化,如果仅仅把一个无名齿轮想象成带有组装随机性的性质的“占卜”,是否可以理解为重新解放的耀斑衍生?而正如它赤裸的数据360 60 6 2 2 2 3,23 19 5 4 8 8,或许是与“无意识的分子功能”的机械接口?

在刘普奇的作品背后隐匿着一种异域的半虚拟秩序,它通过“巧合”、“同步性”和类似的命运智能安排的迹象而暴露出来, 比如感性隐秘在从“现实”与“虚拟”的入口——在交互的空间下穿梭,这种模式开启了当代社会作为技术渗透的普遍性的反思,以及让我们思考如何重新开放造物“共存”的理解通道 。但如果能溶解隐藏下的数据粒子,并再现它们,使它们能够继续,就是与信号源融合并重新感知作品的脆弱性。正如Nick Land所说,“人性是后人类的一种组合功能,而这个过程的神秘动力只有在最后才聚集在一起”。

—— 策展人:李亚轩,2024年3月

展览概览

艺术家 | 刘普奇

wangbingphoto_croped

⽣活和⼯作在巴黎,2022年获得巴黎国⽴⾼等美术学院(ENSBA)硕⼠学位,随后参加了Ensadlab空间媒体实验室的预备博⼠课程。曾经毕业于中国湖北美术学院动画专业。2015年来到法国学习艺术,就读于马赛-地中海⾼等艺术与设计学院和南特-圣纳泽尔⾼等美术学院。

他的创作主题是探索⼈类的延伸,⼯具与⼈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创造观察世界的新⽅式。刘普奇利⽤3D打印技术制作假肢和外部器官等机械装置,供⼈们⽤来尝试新的⾝体⾏为和视觉感受。

策展团队 | One time

wangbingphoto_croped

李亚轩

舞者,行为艺术家,表演者,独立策展人。液体与火焰结合的不确定的物质。专注于精神宇宙的内省和自观,基于世界肉身性的观察,她渴望描述的是正在不被赋予形式,由异质性自然诞生,在一次次消亡中凭借一种自发唤醒组织而再次生长的物质和人类。

2023年,参与Les gens d’Uterpan在巴黎现代美术馆的六个小时的表演。她关注当代神秘主义(contemporary mysticism)对于意识与超自然形态的感知,生命权力(Biopouvoir)的场域联应与临界体验。

近期研究方向为以深层生态学(Écologie profonde)为创作的本体论(Ontology)来源,解构与重塑诗歌与文本, 结合编舞设计与运动肢体,质疑行为(Performance)在情境艺术(Art contextuel)中的概念,探讨个体身份构建(Constructions identitaire),欲望机器(Desire machine),集体无意识(Inconscient collectif)的交互衍化关系。

wangbingphoto_croped

刘彦秀

研究⽅向:鲍曼提出的现代的流动性理论,探索在当代社会中个体⾝份与⽂化符号的不断流动与重构。同时,探讨资本主义条件下艺术作品的⽣产、传播与消费,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着社会结构和个体意识形态。研究还涉及地缘政治与艺术的关系,考察不同地域、⽂化背景下艺术⽣产与展⽰的政治意涵和影响,以及艺术如何在地缘政治的背景下塑造和被塑造。

wangbingphoto_croped

王颖

王颖专注于⽇常⽣活中呈现的独特美学。这种美学来⾃于对物品的挪⽤,同时与跨国迁移的过程中两种⽂化的交汇相关。这种挪⽤或者说⽇常发明被她视为⼀种“个⼈对控制机制的反抗”。⼈与地⽅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是如何体现于⽇常⽣活中?物品如何讲述⼀个⼈的境遇和他的⽇常⽣存的形态?艺术家怎样从创作的⾓度把握这种⽇常⽣活的智慧?这些问题围绕着她的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展开。

学术顾问|杨天娜 Martina Köppel-Yang

杨天娜,独立艺术史学者、策展人。杨氏和当代艺术的渊源始于八十年代中期,当时她撰写和发表了大量的相关文章。她的博士论文《符号的较量:对1979-1989中国前卫艺术创作的符号学分析》(香港 timezone8, 2003)是一本关于中国80年代艺术的重要参考著作。

主要展览:“租借的遗产-香港1997”(法兰克福工艺美术博物馆,德国,1997),“渗:移景与幻想”(广东美术馆,广州,2006),“剩余价值、积累 - 广东快车”(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06),水墨、生活、趣味第五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2006),“街道是我的心”(博尔赫斯书店,广州,2007),Onda Anomala – 第七届 Manifesta 双年展(特伦托,意大利,2008),“成为激烈、成为动物、成为……”(海德堡大学,2009),“以退为进”(上海外滩美术馆,2014),“7+1-你们来了就好”(北京GIGE博览会,2015),“窗内外:萧开愚的诗画”(本来画廊,广州,2017),原乡-第一届光安田野双年展(光安,2018),“六二禅-杨诘苍”(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18),“有可能的园林-田德喜”(Cherimus 撒丁岛,2019),“岭南意象”(巴黎中国文化中心,2019)。

项目发起人|Joseph CUI

Joseph Cui,巴黎espace temps艺术空间总监,法国华裔策展人、艺评人。

2002年旅法,哲学、神学、文学专业,2013年在巴黎创建VIA Paris当代艺术协会,支持年轻艺术家的展览和驻地交流。师承法兰西学院院士François Cheng(程抱一),梳理20世纪至今的旅法华人艺术家的文献资料,研究旅法华人艺术家创作中的跨文化现象。2012年开始在巴黎进行策展活动,至今已在中法两国策划50多次展览。

主办方|艺术之路协会

wangbingphoto_croped

艺术之路协会(Association Les voies de l’art)的使命是促进青年艺术家的展览和面向青年的文化艺术活动。Les voies de l’art(艺术之路)协会的名称取自拉丁语”voie”和当今法语中”chemin” “中介”的意思。该协会由年轻的策展人、艺术家和文化媒介人创立。在不同文化和历史的熏陶下,我们试图尝试新的艺术理论和展览形式。这是一个由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和文化的研究和实验中。

协会的另一使命是建立旅法华人艺术家的文献库和研究中心,从20世纪初到今天的年轻艺术家,尤其是程抱一近一个世纪中与中法文人艺术家的通信往来。研究方向是旅法华人艺术家作品中的跨文化现象。也会通过纪录片,沙龙,讲座等方式全方位呈现这个艺术家群体的状态。

主办方|espace temps

espace temps艺术空间位于巴黎玛黑区,毗邻蓬皮杜艺术中心。我们致力于组织学术性的展览和活动,鼓励多元化的交流和对话。艺术空间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朝向无限可能性的通道。我们以时空为基础,试图打破传统的艺术边界,探索过去与未来、艺术与技术的交汇点,力图创造一个充满探索和创新的平行宇宙。

合作机构

TCT Art House

Asia Society France

ACA

Yishu

中国南方航空

TCT Art House资源平台为有兴趣在全球发展新业务的投资者提供服务,促进艺术与文化、房地产、健康与福祉等领域的发展。

亚洲协会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创办宗旨是向世界传播亚洲文化。协会被公认为亚洲问题的思想领袖,是世界各地决策者们充满活力的社区所在地。作为欧盟的第一个中心,法国亚洲协会(Asia Society France)成立于2021年10月,鼓励多元化的观点,以促进和平、繁荣、自由、平等和可持续性。

ACA亚洲当代艺术家协会,由Lou Anmella-de Montalembert和Dorian Reunkrilerk于2015年创立于法国。该平台精选了亚洲及侨民在当代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从业人员和展览活动。协会致力于通过其新闻精选、文献资料和访谈,让更多人了解非西方艺术领域的多样性实践和进程。自2021年起,ACA协会将活动扩展到公开讲座、教学以及线上和线下活动。

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艺术:当代中国艺术期刊(典藏国际版)》是第一本专门研究中国艺术和文化的英文期刊。自2002年5月创刊以来,《艺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断提高,逐渐成为最受尊敬的中国当代艺术期刊之一,吸引了广大文化艺术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爱好者。每期双月刊均包含有关热门问题的学术论文、艺术家和策展人访谈,以及对展览和书籍的评论。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广州,是中国运输飞机数量最多、航线网络最发达、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南航广州-巴黎航线于2004年首次开通,现每周班次为5班。2024年,南航将以中法建交60周年、法中文旅年等重要活动为契机,不断丰富航空产品,提供更加亲和精细的服务,成为您出行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