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气化为符 Et le souffle devient signe

2024919日-1031
开幕式:10月31 周四 18点

艺术家:
程抱一 François CHENG
亨利·米肖 Henri MICHAUX
马克·托比 Mark TOBEY
陈箴 CHEN Zhen
杨诘苍 YANG Jiechang
郑国谷及阳江组合 ZHENG Guogu & Yangjiang Group
何岸 HE An
沈伟 SHEN Wei
蔡佳葳 Charwei TSAI

策展人 : 杨天娜 Martina Köppel-Yang | Joseph CUI

展览《气化为符》汇集了九位现代及当代艺术家以“文字和书写”为创作核心的作品。参展艺术家包括程抱一、亨利·米肖(Henri MICHAUX)、马克·托比(Mark TOBEY)、陈箴、杨诘苍、郑国谷及阳江组合、何岸、沈伟、以及蔡佳葳。

展览名称源自程抱一(1929年-)的同名著作。在书中,程抱一以“符号的想象力”、“与宇宙的连结”、“打破荒谬”等词语,描述他的书写实践,并借此引入中国传统,指出书法如同诗歌、音乐和绘画一样,是“心灵的流露”。在西方现代艺术中,书写及其过程同样被视为通向潜意识的途径。亨利·米肖(1899-1984)曾说:“谁曾想过,人类有朝一日可以如此深刻地、精准地,通过如此多种的方式捕捉事物与生命,不是通过词语、音素、或拟声词,而是通过图形符号?”在中国书法中,文字与图像是融为一体的,阿拉伯书法亦如此,它们都通过墨与笔的流动性,使创作过程充满即兴与激情。这样的创作方式深深影响了程抱一、米肖以及非定形艺术的先锋——马克托比(1890-1976)。马克托比的《白色书写》系列中的水墨画和自动书写,作为一种解脱性的实践,超越了词语自身的意义,开启了通向某种“普世语言”的可能性。马克托比认为,绘画应通过冥想而非身体行动展开,从而创造一个内在空间。让作品充分展现生命的能量,并记录万物之间的连结。正如中国传统中所谓的“共鸣”,精神上的共鸣。

对于当代艺术家而言,书写与绘画具有行动力和参与性。他们通过作品重新占领外部空间。陈箴(1955-2000)、何岸(1971-)和杨诘苍(1956-)的作品展现了一种根植于当下的务实精神。对于他们来说,文字和书写过程是应对时局、介入行动的核心工具,词语成为他们作品中的主角。何岸从公共空间中回收或窃取霓虹灯标识,创作成发光的雕塑。他用这些偷来的或是被破坏的字符,重现自己珍爱之人的名字,或带给他灵感的句子。杨诘苍在疫情封控期间创作了录像作品《OOh》(2023)展现了艺术家在书写时发出惊叹的场景,如同一段吉祥的占卜祷文。这些作品,和陈箴的手稿一样,不仅邀请观众参与阅读,更鼓励他们在新的概念与能量场域中成为主动的创造者。

沈伟(1968-)、蔡佳葳(1980-)以及郑国谷(1971-)和阳江组合(陈再炎(1971-)、孙庆麟(1974-))则在跨学科或游戏性的创作过程中使用书写。沈伟作为编舞家和舞者,将能量视为创作的起点。这种能量通过身体的编排动作表达出来,呼应听觉的刺激,随后在画布上转化成图像。蔡佳葳在石头、贝壳、木头、豆腐、蘑菇等自然物体上书写佛教文字。通过这些转瞬即逝的作品,书写在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精神和能量的联系。阳江组合的作品则体现了对传统实践的游戏性介入。《晚餐后的书法》(自2012年起)的系列摄影,记录了他们用墨以及晚餐残余进行书法和绘画表演的场景。《晚餐后的书法》让中国文人雅集的传统重生,呈现其简朴、欢愉与巧思。

本次展览汇集了如此多样的艺术表达,充分展现了程抱一所言的“符号的想象力”。

法语原文:杨天娜 Martina Köppel-Yang

中文翻译:述山

策展人

杨天娜,独立艺术史学者、策展人。杨氏和当代艺术的渊源始于八十年代中期,当时她撰写和发表了大量的相关文章。她的博士论文《符号的较量:对1979-1989中国前卫艺术创作的符号学分析》(香港 timezone8, 2003)是一本关于中国80年代艺术的重要参考著作。

Joseph CUI,巴黎espace temps艺术空间总监,法国华裔策展人、艺评人。2002年旅法,哲学、神学、文学专业,2013年在巴黎创建VIA Paris当代艺术协会,支持年轻艺术家的展览和驻地交流。师承法兰西学院院士François Cheng(程抱一),梳理20世纪至今的旅法华人艺术家的文献资料,研究旅法华人艺术家创作中的跨文化现象。2012年开始在巴黎进行策展活动,至今已在中法两国策划50多次展览。

艺术家

程抱一 François CHENG

祖籍江西南昌,法籍华裔诗人、作家、翻译家、艺术批评家、书法家,法兰西学院院士。

亨利·米肖 Henri MICHAUX

法国诗人,画家。借助东方神秘主义与迷幻药进行颠覆性写作,其诗歌直接呈现个体的潜意识与神话原型,语言不再是表达或修饰的工具,而成为映射另一种维度的存在的镜子。

马克·托比 Mark TOBEY

美国画家。他结构密集的作品受到亚洲书法的启发,类似于抽象表现主义,尽管他的作品的动机在哲学上与大多数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不同。他的作品在美国和欧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陈箴

中国最早的装置艺术家之一,先后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和上海戏剧学院。1986年赴法国留学,曾先后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和巴黎造型艺术高级研究院学习并任教。从1989年起,他在法国和世界各地参加了上百个个展和各种重要的主题性艺术展,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艺坛上的地位作出了独到贡献。

杨诘苍

1956年生于广东省佛山,现在法国巴黎和德国海德堡生活和工作。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早年学习传统书法和水墨画,吸收了大量观念技法用于当代艺术创作。因参加1989年中国美术馆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和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大地魔术师》展而被国际艺术界关注。1980年代末移居欧洲,艺术创作涉足水墨、装置、行为、影像艺术等多种形式。代表作“千层墨”系列。

郑国谷及阳江组合

阳江组是一个由三位艺术家郑国谷、陈再炎、孙庆麟在2002年于中国广东省阳江市所组成的艺术组织。他们以中国书法作为独特媒介,实践多元化的当代艺术创作包括行为、摄影、绘画、录像及装置。阳江组以其创作实践,力图挣脱任何既定规则和可控范围。

何岸

1970 年出生于中国武汉,现生活和工作于北京。其创作涵盖了多种形式,时常结合工业材料营造富有感官叙事的装置现场。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何岸一直在将电子汉字转化为一种独特的情感和视觉景观。

沈伟

美籍华人编舞家、视觉艺术家和导演。于2000年在美国纽约创办「沈伟舞蹈艺术」并任艺术总监。沈伟获得过多项国际荣誉,其中包括有舞蹈界“奥斯卡”之称的“尼金斯基奖”(2004年)和美国创造性人才最高奖“麦克阿瑟天才奖”(2007年)等。2008年,他受邀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担任创意策划和《画卷》篇编导。

蔡佳葳

1980年出生于台湾台北。于2002年获得罗德岛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及艺术建筑史学位,并于2010年完成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塞纳河计画。蔡佳葳创作探讨地理、社会和精神性,鼓励观者跨越自身思考的框架。她同时关注人与自然,并思考文化信仰、精神性与无常之间的复杂关系。

鸣谢

艺术之路协会(Association Les voies de l’art)

艺术之路协会的使命是促进青年艺术家的展览和面向青年的文化艺术活动。Les voies de l’art(艺术之路)协会的名称取自拉丁语”voie”和当今法语中”chemin” “中介”的意思。该协会由年轻的策展人、艺术家和文化媒介人创立。在不同文化和历史的熏陶下,我们试图尝试新的艺术理论和展览形式。这是一个由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和文化的研究和实验中。

协会的另一使命是建立旅法华人艺术家的文献库和研究中心,从20世纪初到今天的年轻艺术家,尤其是程抱一近一个世纪中与中法文人艺术家的通信往来。研究方向是旅法华人艺术家作品中的跨文化现象。也会通过纪录片,沙龙,讲座等方式全方位呈现这个艺术家群体的状态。

DSL艺术基金会

DSL艺术基金会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机构之一,由多米尼克和西尔万·莱维(Sylvain and Dominique Levy)于2005年创建。现在,他们的女儿卡伦·莱维(Karen Levy)也在积极地参与扩大DSL收藏。

Galerie Jeanne Bucher Jaeger

画廊由珍妮·布歇 (Jeanne Bucher) 于1925年创立,曾是巴黎最具活力的艺术中心之一,活跃于1920年代中期的繁荣时期到二战结束,毫无保留地展现了立体主义、后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原始主义和抽象主义等艺术流派。